
新闻中心 > 业界资讯 >纸价涨不休 出版印刷市场能否承重压
纸价涨不休 出版印刷市场能否承重压
文化用纸涨价,从3月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到6月末,竟有愈演愈烈之势。4个月时间内,包括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华泰纸业在内的多家知名造纸企业连发5次涨价函,累计每吨涨幅高达1500元。文化用纸价格缘何频繁上涨?出版印刷市场能否承受纸价之重?后期纸价走势又将如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业界相关人士。
五发涨价函,累计涨幅超26% 纸价缘何涨不停
随着3月文化用纸市场迎来秋季教材招标高峰期,纸价又一次出现躁动。纸厂涨价函发得密集又迅猛,涉及双胶纸、铜版纸等文化纸产品。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6月下旬,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华泰纸业、岳阳林纸等纸厂已相继5次调高文化用纸价格,每次上调200元—300元/吨不等。与今年1—2月双胶纸和铜版纸市场均价每吨约5600元和5380元的价格相比,累计涨幅已超过26%。
分析文化用纸价格接连上涨的缘由,中纸联(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向群认为,文化用纸属木浆系产品,主要受纸浆价格上涨影响。“今年以来纸浆价格长时间居高不下,海外阔叶浆4个月上涨近1500元/吨,成本驱动影响较大。”庄向群表示,国际纸浆主要生产国持续发生供应端事件,也影响了全球纸浆供应。
国内外疫情也助推了此阶段的涨价。北京印刷协会出版印制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化学工业出版社副总经理徐力生分析称,一方面,因疫情海外原材料进口等供应链受阻;另一方面,国内部分地区封控导致物流成本上涨。
疫情冲击,产业链“雪上加霜” 出版印业寻求“自救”
在涨价的连锁反应中,叠加疫情暴发下的图书入库、发货受阻,线下、线上销售受抑,这让出版印刷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雪上加霜”。
“文化用纸价格提涨,导致出版印刷业成本不断上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文化用纸需求显出疲态。”湖北省印刷协会高级工程师丁艺雯认为,纸业不断涨价扰乱出版价格体系,自然影响出版课题决策、定价及印量。协会从湖北印刷企业获得的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企业印量下降了20%—30%。加之与石油、金属相关联的油墨、PS版、热熔胶等耗材涨价20%—30%,对印刷企业影响明显。
为了防患于未然,出版单位和印刷企业不得不早早寻求“自救”之道。不少出版单位从年初开始就有计划地增加纸张库存,以抗衡短期的价格波动。
需求待提振,但涨价火力不减 文化用纸价格困局待解
国内疫情多点暴发,出版印刷用纸需求较为低迷;相关单位积极寻求“自救”,应对短期风险挑战。两相影响下,数月疯狂连发的涨价函并未如纸厂料想的那般落地有声。
“3月发布第一轮涨价函前,文化用纸价格确实冲到6300元/吨。但此后再发涨价函,文化用纸市场价格并不像预期的那样走高,甚至在4月、5月经历了明显下跌。”娄胜利告诉记者,截至6月末,双胶纸市场价格在5900元—6000元/吨,铜版纸价格在5700元—5900元/吨。
一边是需求待提振,纸厂涨价函难落地;一边是纸浆成本大幅上涨、纸企利润遭受挤压,倒逼纸厂提价避险。如此循环往复,文化用纸市场陷入与市场逻辑相悖的价格困局。
国内某重点文化纸企营销部门有关负责人预估,由于成本推动,7月份文化用纸市场还将启动新一轮的价格调涨。
由此,业界对有关政府部门加强纸张市场规范管理的呼声不绝于耳。出版印刷环节短期“自救”缓冲之余,更静待“他救”以解长期以来的文化用纸价格困局。(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