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业界资讯 >普及前沿科技 弘扬科学精神
普及前沿科技 弘扬科学精神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普及的新要求和国家层面的战略应对。科普图书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平台,一批科学家在科学研究的同时,从一线科学家视角普及科学前沿知识,以大家写“小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启发读者探索未知,为新时代科普工作作出贡献。
带领大众走进科学世界
在量子信息领域,《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科学出版社)由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郭光灿院士编写,书中沿着量子理论发展的脉络,从量子论的诞生讲到两场世纪大争论,阐释了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内涵和前景,介绍了量子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通俗地讲述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生动地展示了量子信息技术的魅力。
在古生物学领域,《十年山野路漫漫:新生代化石考察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以野外考察笔记的形式记述了2011—2020年期间,他在祖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尤其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山野里探求追索的难忘经历。
在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纺织品探秘》(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领衔创作,书中汇集了当前的航空航天纺织品知识,具有权威科学解读、图文通俗易懂等特点,从独特视角为读者展现传统行业的新亮点,带领大众认识不一样的纺织世界。
名家名作正本清源
《十年山野路漫漫》所描述的故事背后,反映了作者所领导和参与的大量卓有成效的野外考察工作,通过发现的极为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证明了以披毛犀为代表的冰期动物群在上新世起源于青藏高原,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升及其对气候环境演变的巨大影响提供了更多化石证据等。
近年来,“量子纠缠”“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等专业名词频繁地出现在许多大众媒体中。与此同时,各种量子产品和概念更是层出不穷,这时就需要《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等由量子信息领域专业人士撰写的图书为人们拨开层层迷雾,帮助社会大众了解量子世界全貌。
文化内涵激发科学兴趣
科普创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深奥的科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明白,并调动起读者对科学的兴趣,这需要创作者兼顾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朱萍萍表示,首先是化繁为简,将深奥庞杂的科学知识化繁为简,转化为大众能读得懂的文字,需要作者有非常扎实而广博的知识储备,并且需要对这个学科有相当深刻的理解。其次是讲述生动有趣,如《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就是在宏大的物理学发展史背景下讨论量子信息学的发展。物理学史上各位“大咖”的故事一幕幕呈现出来,吸引读者跟着书中的情节一步步探求量子信息学的发展史。
《十年山野路漫漫》中,作者每每考察一地,均会留下精彩诗文,使得这本书文采斐然。“浓厚的文学味道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季英明说,本书虽出自一位科学家之手,但无疑是一部高质量的报告文学类作品。考察途中对环境的描述真实、细致,令人身临其境,对考察工作的描述严谨而深入浅出,对考察生活的描述惟妙惟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